您当前的位置 :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 >  新闻中心  >  健康讲堂

【国际肺癌日】总医院复合式冷热消融术为肺结节患者提供“解题”新思路~

2024-11-19 09:40

 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及CT查体的普及,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,肺结节的发现率逐年增加。肺结节是指在肺部组织内出现的小肿块,通常直径小于3厘米,可能是良性病变或恶性肿瘤。尽管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,但对其进行评估和处理至关重要。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,近年来,消融微创治疗方式逐渐走入临床,成为目前肺结节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的重要手段,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。

  病情回顾

  张大娘(化名)今年83岁,有脑梗病史,去年发现肺部存在结节。经复查,结节持续存在。考虑到患者年龄大、有合并症、手术风险高,

  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刘京豪接诊后建议患者通过“复合式冷热消融技术”精准、微创处理结节。患者及家属经过考虑后听从专家建议,经过入院准备,医护团队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结节消融术。手术过程顺利,患者耐受程度好,术后第二天即顺利出院。后续每三个月到半年在门诊复查胸部CT,目前预后良好,病情稳定。

  冷热复合式消融治疗

  冷冻消融属于肺部介入治疗。

  经皮肤在CT引导下将1-2mm直径消融针穿刺贯穿肺部结节。

  消融针工作区域通过降温达到使工作区域坏死的目的。这种方法利用极低的温度(通常在-40℃到-80℃之间)使病变组织细胞冻结,迅速造成细胞内的冰晶形成,破坏细胞结构,进而导致细胞坏死。

  微小血管内形成冰晶形成局部血栓,造成局部缺血缺氧。

  一般冷冻伴有热复温,这一过程诱导另一种与热应激有关的宏观损伤模式:

  细胞膜破裂与微血管破裂缺氧导致细胞死亡。

  冷冻消融的优点在于能够精准定位病灶,并且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较小。

  此外,冷冻过程可以诱导免疫反应,帮助清除残留的潜在肿瘤细胞。

  因此对于在冷冻消融范围内的结节局部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。

  学科优势

  随着患者对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,希望个体获得更为精准、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,

  多学科团队协作(MDT)营运而生。

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立足专业优势,开展以外科为依托的肺部介入消融治疗,逐步探索出针对肺部结节的多技术整合治疗(MTT)模式。

  常规开展开放手术、胸腔镜微创手术以及介入冷冻消融技术。

  在评估患者结节治疗方案时,可为患者结节提供更为客观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
  专家介绍

  刘京豪

  副主任医师

  具有丰富的肺部结节消融经验以及微创外科手术经验。擅长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,纵隔肿瘤以及复杂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。擅长气管镜、肺部穿刺以及输液港等临床治疗技术。

  门诊安排:周六上午

  互联网医院:周一至周五